楼宇烈,1934年生于杭州,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北大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北大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温故知新——中国哲学研究论文集》《中国的品格》《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等著作。
5月22日,楼宇烈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作了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的讲座,以其终生学识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与其他文化平等地比较与交流,鼓励大家对传统抱有理解、认同和尊重,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
不同文化的生命观
当我们讲一个文化的特点时,一定是在对比中讲的,没有对比就不可能显示出它的特点来。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要跟其他的文化比较。
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文化的历史发展差异,忽视了非常重要的空间发展差异。曾经的“地理决定论”就是不太重视、甚至批判文化的空间差异性。
任何真理都不是绝对的、普遍的,要受到很多时间、空间条件的约束。文化具有差异性,既有历史的差异,也有地域的差异。
所谓生命观,包含了我们生命是怎么形成的、生命是怎么来的、生命又是怎样的维系生存的 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体系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很不相同的。
第一类,生命由外在力量制造,这种生命观典型的代表就是西方基督宗教文化。基督宗教文化首先构建了一个在我们现实生命世界之外、之上的“神的世界”,现实世界中的生命都是由“神的世界”有意识、有目的地制造出来的。
“神”创造了一切,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直接跟造物主联系,各级生命之间都有外在联系,没有内在关系,都是神创造的。对于人来讲,生命的维系靠着“神”这一世界主宰者制造的其他的物来养育他。
在这类生命观中,生命的延续依靠上帝的再创造,生命的意义在于要遵从、遵守唯一至高无上的神的意志,按照他的愿望、要求去做人、做事。如果能够遵守这样的意志做人做事将来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灵魂就可以得到拯救,可以上天堂跟上帝同在,如果违背了就下地狱。
第二类,以印度文化为代表的轮回的生命观。轮回的生命观也认为生命是神创造的,但与基督教不同是,“神”不是唯一的,是多神信仰,世界是有很多神共同来创造的。生命被创造出来后,就会不断延续,有生有死,死后还有来生,这就是所谓轮回的生命。
同样生命的维系也是靠神来生养其他东西来维系,这种生命观里面人们关注的是下一辈生存状态如何,说的简单点就是“我这辈子所作所为是为了下一辈子”。
第三类,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生命观。中国文化生命观认为生命就是我们所生活、生存的现实世界自我变化的结果,不是外力创造,是这个世界自身运动、变化所产生的。东汉哲学家王充说“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即是表达了这样一种内在的生命观。
那生命是怎么延续呢 生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王充接着刚才的那句话又说了“夫妇和气,子自生矣”,生命跟生命之间是内在的、自然而然的联系。有了我的祖父母才有了我的父母,有了我的父母才有了我,有了我才有了子孙,一代一代,是群体生命,是代代相续的生命。
正如《孝经》中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中国的生命观强调生命与生命的联系,重要的是要为子孙后代来考虑。不要做断子绝孙的事,为子孙后代积福积德。所以我们经常强调孝,我们提到最高的概念“百行孝为先”。从观察自然现象中也能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羊跪乳、鸦反哺,人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养育父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中国文化因为看到了人也是这样自然而然的产物,而且在天地所生的万物之中,人又是一个最具有特殊性的生命现象,人是天地万物中间最为贵最为灵的一种生命现象,所以人不应该把自己跟其他的物等同看待,当然人也不能够把自己看得跟万物不一样,既是一样,又不一样。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文化根本围绕着人怎么来认识人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展开。我们去探讨一切外在的东西、其他的东西、人类之外的东西最终都要回归到怎么样来认识人自己,既要认识个体的自我,更要认识到整体的人类。所以中国的文化围绕着人类来展开,把人类看成一个文化构建的根本或是一个主体,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就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文化。
中国文化最关心的就是人怎么回事,人跟万物究竟有什么区别,在这种区别中间人应该怎么样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主体性,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是万物中间最为贵、最为灵的,因为他有非常强大的能动性和主动性。那么怎样管理好人类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呢 我觉得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很不相同之处,就在于其围绕探讨怎么样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怎样管理好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展开的。
中国文化强调人的自我德行的提升、自我人格的完美,这是最根本的。要维持这样一种完美的品格,也要防止各个方面对它的腐蚀,其中特别是物欲的腐蚀。所以中国历代为防止物欲对人的主体性、独立性损害很警醒。
《荀子》里提到了从古至今传下来一句话“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心正则天下正,关键问题要正心,正心就是心术要正,不让物管住,不要做物的奴隶,刚才讲不要做神的奴隶,现在讲不要做物的奴隶。物跟神都是外力,中国文化就是向内,要求自己,不要成为外力的奴隶。君子要役物,不要见利忘义,利是外利,就是引诱。
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一切以求物,拜物教也是一种信仰,人都是有信仰的,只不过信仰什么,是信仰神、信仰物、还是信仰自己,人总是有一个信仰。以人为本也是一种信仰,只不过要看你的这种信仰是自觉的还是随大流的。
中国人有自己的信仰
上个世纪初中国就开始探讨这个问题,中国人有没有信仰 在当时的时代潮流下,我们要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这是与宗教相违背的。
中国文化中没有造物主信仰这种文化,所以中国人一直被认为没有信仰,其实不是,中国人拥有对人的自我信仰。
当我们批判儒家的礼教是“吃人的礼教”,我们基本上把礼教的文化否定。但其实礼教是一个非常丰富复杂的综合性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样式。近代文化发展的历程变成分类、分科的文化,所以才叫科学,科学最初的意义是分科的学问,不是今天意义上科学的概念。
举个例子,欧洲启蒙运动以后,著名近代法文化建立者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对礼教的认识是“中国礼教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包罗很多方面的文化”,认为礼教包含宗教、法律、习俗、礼仪。
礼仪和习俗很好理解,我们现在最难理解的就是包含宗教和法。把礼跟法对起来看,礼要我们遵守这个,遵守那个,不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礼是自觉遵守,法是强制遵守,但实际上自觉遵守的规矩也是一种“法”,在西方法律体系里就叫自然法、习惯法。
而且,礼教确实也是一种宗教信仰。
为什么这样讲 我们讲《礼记》里指出“礼者,大报本也”,礼有三本要报,第一是天地,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来源,所以“天地者,生之本也”;第二是祖先,祖先是“类”的根本,人类来源于人类的祖先,鸟类来源于鸟类的祖先,所以“先祖者,类之本也”;第三是君师,君主和老师是使人类社会得到治理的根本,所以“君师者,治之本也”。合起来说,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或者是宗教信仰就是“天地君亲师”。
近代康有为搞“戊戌变法”失败后,去国外考查,发现中国人的信仰太多了,每个人可以信佛、信道、信儒,但缺乏一个比较统一的信仰,他认为欧洲当年成功是因为社会有比较统一的信仰,于是他回来就提倡在中国也设立一个统一信仰,提出了“孔教”概念,想以这个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宗教,但是没有得到响应,受到了批判。
无独有偶,当时另外一个叫章太炎的人,不同意康有为提出的以孔教为宗教,但他也认为中国有一个宗教信仰是有利的。他提出以佛教为中国的国教,当时也有很多人反对。
章太炎论证,佛教跟时代精神不违背,首先佛教是一个“无神的宗教”,主张平等、提倡奉献,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佛教的思维方式跟科学思维方式有相似之处,佛教非常重视概念的分析、逻辑的演绎。但他的建议也没有得到认同。
中国人最普适的信仰就是“天地君亲师”,就是对老天爷保有敬畏心。“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就出自内心的自尊、自敬。孔子《论语》里讲过“祭如在,祭如神在”,我们不是对外物盲目的崇拜,而是我们内心中不能忘记,要感恩、敬畏他,根本在我们的内心。
所以中国文化真正追求的是认识和维护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不做外在世界的奴隶,要做自己。
但是对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不能夸大,我们必须要吸收教训,西方启蒙运动确立了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人由此站起来了,但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人要征服自然、人定胜天,变成了人性主义了,变成人类创造科技,能解决一切科技万能,所以一切不能走过头。
中国的人本主义
中国的人文主义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主体,另外一方面强调尊重天地万物,人要向天地万物学习、人要顺应天地万物。中国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站在人的角度去看万物,从中学习做人的德行,“以天为则”,向天地学习。我们对于圣人,也就是说道德榜样、模范,说“德配天地”,事实上就是从天地来学习品德。
中国人都是用人的眼光去看待自然万物,从自然万物中间去努力寻找做人应该怎么样,做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这不是纯粹的去外求的思维方式或者是眼光。
比如有个对联描述竹子,逼真得不得了:“未出土时已有节”,我们去竹林里面拔出来看看,竹子还没有冒出来时根部都是一个节一个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描述得非常真实,但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当你默默无闻时你也要保持气节,大丈夫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保持这样的气节,当你身份地位提高了,要够到天了你还要虚心谨慎。
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对于人的主动性、能动性要控制,怎么控制 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中”,“中庸之谓道,至矣”。中国文化中,“中”的概念非常重要,首先要有两端,有两端才有“中”,从“中”的理念可以看到中国人思考问题不是孤立的、极端的,一定要看到各个不同的方面。
把握“中”的思想,就是把握平衡的思想。看问题不能非此即彼,而是兼顾彼此,彼此可以相互转化。
老子一句话总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柔弱生刚强,阴阳、刚柔要配合,这就是“中”。我们读《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我们把“中”运用好就得到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通过中达到和,中与和就分不开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下之道,中而矣已”,“道曰守中”……“中”是中国文化实践的原则。
“中医”是能体现“中”的文化、“中”的理念的概念,如果仅仅把中医看成中国跟西方不同的医学称号,就把中医的“中”丰富内涵完全给掩盖了。中国的医学核心理念就是“中”,也就是刚才讲到的“中”的含义,一个是中和,一个是内外。中医强调平衡、中和、整体的恢复。
东方思维方式
近代以来的教育一般认为,人的思维方式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感性只是认识到事物的表象,只有理性才能认识到事物内在规律,推崇理性思维方式、贬低感性思维方式。推崇理性思维,逻辑推理、定量定性、数据化、标准化,看不起直观感觉理性认识。
现在西方人认为中国提出的最简单又最深刻的理论是什么 阴阳五行。有多少人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国人的理论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阴阳消长,五行生克”,什么东西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限制的,这样宇宙才能发展。所以宇宙哪里逃出阴阳五行理论呢
董仲舒提出来“凡物必有合”,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结合在一起才有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也是在强调,一定要有包容,一定要看到事物两个方面,协调好才能万物生生不息。
建议大家可以看看美国物理学家开普勒的《物理学之道》,提出1000到2000年以前东方神秘主义对世界的认识跟近代300多年的科学对世界认识越来越达到一致。现在西方对于东方的传统的用直观、直觉为主的思维方式,对于世界万物、社会、人自身认识越来越关注。
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的差别在哪 一个例子是看到一条海岸线,西方思维方式是海岸线把陆地跟海洋分开了,中国思维方式是海岸线把海洋跟陆地连在一起。这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
中国的思维方式一方面要保持人类的独立性、主体性,不至于人类变成外物的奴隶;同时又能尊重每个事物的本性和事物运行的规则、规律,管理好我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怎么样认识要管好自己呢 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靠什么来支配的 是心,我们的心怎么想就会怎么去说、怎么去做,心是人的主宰,“人是身之主”,我们一切行动都是心,心可以改变我们一切。我们人在宇宙万物中间是一个什么位置
《礼记•礼运篇》除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还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人者天地之心也”,人就是一个天地的心,人跟天地万物不是隔离的,起主导作用,要立了正心才能让天地人和谐相处。
中国文化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对人的认识,对人类整体的认识,对每个个体的认识。儒家礼教的核心就是要每个人认识自己,在社会、在家庭里是什么身份,自觉按照身份去践行职责。
社会是一个群体,个体一定要服从群体的整体规则,一切自由都是以不违背群体的自由为前提,要想违背群体规则,个体就没有自由。人必须要认识自己的身份,尽自己的职责,这样社会才会有序、和谐。这也还是中国文化的东西,认识个体,认识人类自身,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的主体性、独立性,才能够真正发挥好人的主动性、能动性。
所以我觉得中国文化里面既有深刻道理,又有很简单的讲理。中国文化道理需要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重新认识。
(周珊珊整理)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系独家原创,媒介转载须注明来自“中央社院(zhongyangsheyuan)”,否则追究法律责任。】